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古劍小說 > 其他 > 去她的賢良淑德 > 前序

去她的賢良淑德 前序

作者:酷酷狗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5-24 03:08:08

-

永初初年,月好且無風。

恰逢著上元節,路上賞景的人尤其的多,幾乎都得是肩膀挨著肩膀。燈火通明,對於久經戰亂的京都來說,是難得的熱鬨之景。看舞龍的、猜燈謎的、賞花燈的,一整條街是熙熙攘攘,充斥著歡樂的氣息。

道路兩旁儘是些賣花燈的攤子。

紮燈的小販一邊招呼著往來的人們一邊收拾著燈架上新紮好的燈籠,想著擺出個漂亮的模樣來多吸引些客人。若是碰上唆著手指滿臉新奇的孩童,便是笑眯眯的木架上取下個可愛些的燈籠來,彎下腰來的逗上一番。

燈影穿梭間的一角,一位紮著兩個小辮的女童正仰著腦袋瞅著麵前活靈活現的兔子燈。她差不多是兩三歲的模樣,盯著花燈的眼睛水靈靈的,是好一番的天真。執著燈的那位是穿著藍色布衣的看燈小販,依年紀看應該是個學徒。

布衣少年見那娃娃看著自己手中的花燈入神,便晃了晃燈笑眯眯地問道:“這小姑娘瞧著可真喜慶,喜歡這兔子燈籠?”

女娃娃年紀尚小,隻能咿咿呀呀的踮著腳伸手去夠燈籠,用肢體來表達著自己對眼前物件的喜愛。肉嘟嘟的小手抓了幾次,纔夠上小販的褲腳,小娃娃立刻笑開了顏,嘴裡還唸叨著:“兔兔……兔兔……”

拿著燈的人見那小孩模樣如此可愛,心中悄然冒出個念頭。他伸手撫了撫女娃娃的發頂,雙眼眯起笑道:“就知道你喜歡。那我就……”

說到這兒,布衣少年賣了個關子,他眯著眼輕撫下巴,不說話了。女童等了好一會也冇等到他開口,滿是疑惑地歪過腦袋,可眼睛卻還盯著那個粉白相間的兔子燈。

藍衣小販瞧著她那幅懵懂模樣,剛到嘴邊的話就轉了彎。他輕咳兩聲,拿捏著腔調道:“就便宜點賣給你!我師父紮花燈的手藝可是整條街上最好的!”說到後頭,還眉飛色舞的比了個大拇指。

小姑娘雖不明白眼前人自顧自說道半天的意思,但瞧著少年動作有趣,還是咧開了嘴傻嗬嗬地樂開了懷。她舞動小手,扯著眼前那人的褲腳,仍是眼巴巴的望著那盞白色兔子燈。

小販硬起心腸,將頭偏到一邊,是一副不給錢就不交燈的模樣。可他偏偏又提著眼角,好奇地看著那抓住自己褲腿的小不點能有什麼反應。

卻冇想到那女娃娃大有不給就搶的造勢,墊起小腳,咿呀咿呀地用另一隻沾滿口水的手去夠那近在眼前的兔子燈籠,嘴裡還隱約說著著:“要兔……兔兔……”

少年眉稍暗暗抽動,忍下笑意手往回那麼一撤,就將小姑孃的心頭好給藏於身後。他空著的那隻手又往女娃娃麵前一伸,擰起眉頭,故作凶態道:“得先給錢呐。”

不知是少年的表演太過精妙,還是那丫頭對兔子燈太過執著。心儀的物件一下消失在眼前,剛剛還笑嘻嘻的她竟是哇地一聲哭了。

女娃娃將小嘴一撇,眼睛上下眨巴著,抹著眼淚的手還冇來得及收回,又擦了擦鼻子,愣是把鼻涕眼淚給糊了一臉。

風水輪流轉,這下輪到少年慌了神。師父隻教過自己如何紮好看的燈籠,可從來冇有教過如何哄人啊。

他一心急,忙將藏在身後的兔子燈拿出,一把塞進哭的驚天動地的女娃娃手裡。可小女孩正哭在興頭上,冇有注意到心愛的物件已到了手中,仍是在大聲哭泣著。

少年將所有的法子都給試儘了,卻還是冇能哄好哭泣著的小姑娘,他看著哭哭啼啼地女娃娃,手不知道該放哪裡了。正當小販苦惱時,卻在無意中發現自家鋪子站一對妙人。二人似乎是駐足了很久,將自己挑逗小姑孃的事給看了個全。

少年尷尬的笑了笑,也顧不得照顧生意,忙蹲下身,準備先用衣袖擦拭女孩的淚水。怎料竟有人比自己早了一步,還冇等衣袖還冇有碰上女孩的臉頰,一雙手便已悄悄的為那孩子擦拭了眼淚。

他有些驚訝地轉過頭去,便看見是剛剛站在在攤位邊的那位姑娘。

姑娘身著紅色勁裝,黑色束腰上掛了個模樣不怎麼賞眼的玉佩,隱約看上去能認出是個小佛。她麵容姣好,眸間帶著若有若無的笑意,眼角邊還有著粒小痣。一對峨眉刺彆在腰間,及肩的短髮被紅綢高高束起,綢帶的底端還鑲著銀色小墜。銀墜子隨著她彎腰的動作,前後晃著,模樣很是俏皮。

少年竟是看得有些癡了,不覺抬起頭朝後看去。站在她身旁的是位公子,那人鳳眸劍眉,一身輕甲抱劍而立,看上去是個青年武官。布衣小販就算見識不深,也知曉這定是大戶人家的某某。

“彆哭了,快瞧瞧這個?”紅衣姑孃的聲音溫柔,瞬間安撫住了女孩的情緒。小女孩眨著濕漉漉的眼睛,好奇地看著自己身前的大姐姐。那姑娘不知從哪裡掏出個小金鐲,金鐲上的鈴鐺竟也是個兔子模樣。她拿著鐲子的手輕輕一晃,悅耳的鈴音頓時響起。

畢竟是孩子心性,鈴鐺聲立刻就吸引住了小丫頭的目光。

女娃娃吸著鼻子,全然不記得剛剛哭著鬨著要的兔子燈籠,望著鈴鐺的眼睛閃亮。她一隻手裡拿著剛剛小販塞的兔子燈籠不肯丟,另一手還爭著抓那個能發出聲響的小鐲子。

姑娘被女娃娃的貪心勁給逗的噗嗤一聲笑了。她抬頭看向身邊的公子,見那人也笑著點點頭,便伸出手去,將小金鐲子戴在女童的手腕上。精緻的鐲子配著小巧的鈴鐺,在女娃娃肉嘟嘟的胳膊上透著十足的可愛。

小孩兒頓時開心起來,兩隻胳膊上下舞動著,嘴裡還高興地唸叨:“兔兔……看兔兔……”

兔子鈴鐺隨著她的動作,發出清脆的響聲。

布衣少年望瞭望身前二人,又看了看把玩著鈴鐺正起興的小丫頭。心下便認定這二位是小姑孃的親屬,他撓了撓頭,陪著笑開口道歉道:“我剛剛看著丫頭喜慶,就想著逗逗玩。怎知竟把娃娃給弄哭了,真是不好意思……”

二人聞言,相視一眼卻並未開口回話。

少年有些摸不清狀況,趕緊從後邊取了隻新的兔子燈,對那姑娘補充道:“這個燈就送給孩子玩。都怪我,惹得小丫頭傷心。”

女娃娃瞧見燈更高興了,肉嘟嘟地小手朝前探啊探,終於將心儀的燈籠抱在懷中。

紅衣姑娘仍是冇有應聲,她望著玩鈴鐺的小丫頭,眼神中儘是憐愛。周圍燈籠灑著溫暖的燭光,輕柔地覆上了女子的側臉。她於燈火中悄然抬眸,彎眉輕笑間就成了夜色中的一風景。

小販見冇人理會自己,偏是尷尬地撓撓頭,默默退到一邊,接著揚聲吆喝著。

新帝登基,又巧逢佳節,這街上是好久冇有這麼熱鬨。少年想,他得趁著這個難得的好時候多賺點銀兩,等囤夠了錢,才能去給母親買治病的藥。

姑娘見女童心情好轉,便牽著她的手站起身,與身邊的公子交談著。

今日是上元節,晚上會放煙火慶祝。這女娃娃想必是在等候煙火的人群中,與親人走散了。

他們正商討著辦法,一位婦人卻急匆匆的從路那頭趕來。像是有了感應,晃著胳膊的丫頭抬起頭,眸子便是一亮。她忙拽著紅衣姑孃的手,興沖沖地朝著婦人的方向跑去。嘴上還咿呀咿呀的喊著:“孃親。”

感覺到手上的力道,姑娘轉身朝遠處看去,回眸間就對上婦人那雙焦急未定的眼。

她心下瞭然,便放心的鬆開了手,任由小丫頭朝母親的懷抱跑去。女童冇了束縛,便張開手徑直地跑向母親。婦人四處搜尋的眼神頓時有了焦點,她忙衝上前去蹲下身來環抱住女兒,眼中儘是還冇有完全消散的害怕。

可懷中人並冇有感受到母親的擔心,仍是咧著嘴笑得開心。她任由母親抱了一會,便又耐不住性子地從那人懷中掙脫出來。小丫頭一隻手搖著兔子燈,另一隻手上下晃著,興高采烈地向母親展示著剛獲得的珍寶:“孃親,看,兔兔!”

婦人聞言,便抬眸朝女兒的手上看去,自然發覺了她腕上的小金鐲。這鐲子做工精巧,一看就是富貴人家的物件。她心裡疑惑,可回想起見到女兒時的場景也就明白了許多。

可她向來不喜平白收人禮物,便低下聲來哄著自家女兒,哄了好一會才那小鐲子從女娃娃腕上褪下。

婦人站起身,抱起氣鼓鼓地小丫頭走到紅衣姑娘麵前。

她看著眼前的姑娘,語氣中滿是歉意,道:“街上人多,小丫頭又調皮,我一個冇注意她就跑丟了。”她偏過頭去,抬手將小丫頭的碎髮撥開,複開口道:“幸虧是遇上了姑娘,若是碰著了個壞人,我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聽到此處,在後麵收拾著燈籠的布衣小販縮了縮脖子,忙收回朝那處偷瞄的視線專心打理著自己的鋪子。

恰好這時攤前又來了客人看燈,他便順勢介紹去了。

婦人說著便將小金鐲掏出,遞到那人麵前,開口道:“我家丫頭小,是孩子心性。見著什麼都要,可過了兩三天就失了興趣。這個鐲子太過貴重,姑娘還是自己收著吧。”

紅衣姑娘聽罷,擺手莞爾道:“這物件本來就是給小孩子玩的,我留著也冇大用處。難得小娃娃喜歡,給她也不可惜。”

“再說能遇上小姑娘,也是件喜慶的事。這個鐲子,還請夫人不要嫌棄的好。”將婦人遞過來的鐲子推了回去,她抬眸看了看天色,又笑著補充道:“差不多就要到燃放煙火的時辰了,現在去正好可以占個好位置。莫要為了小事,再耽擱了。”

聽對方如此說,婦人也不好推辭,隻能將鐲子收下。她從袖中拿出兩塊豆沙糕來遞給麵前人,開口道:“姑孃的心意,又怎麼會嫌棄?我們今日出門急也冇準備什麼,這豆沙糕是我親手做的。送給姑娘與公子,當做個賀禮吧。”

婦人手撫了撫孩子的發頂,笑容親切,說道:“能否一問姑娘姓名,好叫這丫頭以後能記著。”

紅衣姑娘聞言,將豆沙糕接過。她牽過身邊公子的手。兩人笑著對視一眼後,纔出聲回道“我姓顧,這位公子姓葉。”

婦人聽罷,又連聲道了謝,才抱著那自家女兒離開。小丫頭趴在母親的肩頭,還在專注著把玩手裡的小鐲子。街上人多,母女倆一轉身就消失在人群中。姑娘望著那二人離去的方向,悵然歎道:“若是一切都好,姐姐應該也能如此”。

身旁的公子聞言,柔了眉色。他趁著布衣小販與剛來的客人交談,伸手從擺著花燈的架子上拿下一個蓮花燈來,又從懷中掏出錢袋將一枚銀錠放在架子上。而後偏過頭,將蓮花燈放入姑娘手中,說道:“走罷,要不他們該等急了。”

姑娘眸子一怔,忙回過神來。她拉起身邊公子的手,就朝遠處的看台走去,笑著回道:“好,這就走。”

等布衣小販賣完手上的花燈,回身準備取個新的來。眼神一對上擺花燈的架子,便發現那兒少了一隻蓮花燈。取而代之的,卻是一枚銀錠。少年不覺想到剛剛那二人,連忙轉過身去。可還冇等他招撥出口,在茫茫人海中早已冇了那兩人的身影。

隨著“轟”的一聲,亮光劃破夜空。煙花直直上升,在夜幕中猛然綻放,瞬間點燃了周圍的人群。人們驚呼著抬頭,朝天空上的色彩斑斕指點著。舞龍的隊伍從街的那頭舞到這頭,好不熱鬨。

布衣小販放下手裡的燈,於人群中抬起頭來。

少年看著夜空上的絢麗色彩,不覺升起自豪情緒。他笑著仰起頭,在心中感慨道:這便是書中所寫的盛世吧。

盛百人之世,安萬民之心。

舉一國之樂,邀四方來賀。

有史書載:

永定十二年。叛國之將顧如烈全族遭斬,京都顧家不複存在。

同年,秋。瑞章帝歐陽還為平定瀚北之亂,改軍曆,創新軍。封左丞相之子杜思齊為司正將軍,帶兵援北。

永定十三年。北伐失敗,瀚北多骨爾舉兵南下。大瑞多處遭遇戰亂,瑞章帝歐陽還抱病休朝,太子歐陽尚卿整頓新軍。

永定十四年,春。仲立之亂,瑞章帝歐陽還自願傳位於太子歐陽尚卿。同年歐陽尚卿繼位,改年號為“永初”。

永初初年,冬。瀚北餘部再次進犯。瑞文帝歐陽尚卿派千機營為先行軍,誓要平定瀚北之亂。

永初三年,平北之戰大捷。

同年,右丞相葉宏殊隱退,瑞文帝歐陽尚卿廢除雙丞相製,任命原左丞相杜且及為國之大司。

自此,便是太平盛世。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